在剛剛過去的暑假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關工委組織10個師市關工委開展青少年紅色研學實踐活動,青少年們實地打卡紅色場館,聆聽老軍墾講述紅色故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根溯源、樹立文化自信,在新奇有趣的體驗中綻放夢想,點亮未來。
感悟兵團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8月9日至12日,三師圖木舒克市關工委和巴楚縣關工委聯合開展“尋訪紅色足跡、傳承兵團精神”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50 名青少年合唱《兵團進行曲》,歌聲激昂嘹亮。在為期4 天的研學中,青少年們來到新疆屯墾歷史博物館、三師圖木舒克市城市規劃館等參觀體驗,了解老一輩兵團人屯墾戍邊的艱辛歷程以及兩地建設中的紅色故事。
8月16日至19日,九師白楊市關工委舉辦“重溫紅色故事、弘揚兵團精神”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來自師市12所學校的40名青少年參觀了孫龍珍屯墾戍邊陳列館、魏德友戍邊事跡展覽館和小白楊哨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觀看紅色電影、學唱愛國歌曲,厚植愛黨愛國愛兵團的情懷。
8月22日,在十師北屯市關工委舉辦的“西北之北 愛國之行”青少年邊境紅色研學活動中,139名學生身著統一的服裝先后來到北灣邊防連、軍武哨所等紅色教育基地,零距離感受紅色氛圍。
8月19日,八師石河子市關工委開展“尋訪紅色足跡 傳承兵團精神”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青少年們前往1958兵團工業記憶展陳館等參觀,共同追尋軍墾前輩的紅色足跡,探尋崢嶸歲月……
“今后,我要以實際行動踐行童心向黨的誓言,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九師小白楊中學學生師宇辰說。
探索科技奧秘 增強文化自信
體驗非遺桑皮紙制作、走進科技館探索未知……暑假期間,各師市舉辦的研學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
8月15日至16日,一師阿拉爾市關工委開展“紅色之旅+科技之光”兵地共建主題研學活動,24名青少年與7名“五老”先后赴溫宿縣“五老”助力鄉村振興示范點、阿克蘇科技館等地,感受科技魅力。
8月10日至14日,在由七師胡楊河市關工委、科協共同舉辦的2024年“尋訪紅色足跡、探究創新科技”青少年研學夏令營活動中,青少年們了解獨庫公路建設歷程、在一二六團社區科普活動室進行科學小實驗、在胡楊河市文化館開展“未來天空車”培訓及組裝比賽……
“此次研學是一次知識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的磨礪。”五師八十九團小學學生王子涵說。在五師雙河市關工委舉辦的“童心向黨·筑夢起航”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中,王子涵和同學們在城市規劃展示中心,展望雙河新城的美好前景;在現代化的科技場館,體會前沿科技的獨特魅力;在美麗的鄉村連隊,邂逅怡然和諧的田園景色等。
感知兵團發展變化 爭做時代“接班人”
8月8日至12日,在六師五家渠市關工委舉辦的“尋訪紅色足跡 傳承兵團精神”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中,40名青少年來到彩棉基地、新疆天鵝棉機現代農業機械裝備有限公司等地,實地感受兵團現代科技和先進生產力。
“哇!原來酒是這樣生產出來的。”8月15日,在伊力特酒文化產業園參觀的青少年發出感嘆,在四師可克達拉市關工委舉辦的“兵團精神代代傳·青春少年展風采”紅色研學活動中,40位青少年參觀了四師可克達拉市規劃展示館、朱雀湖公園等地,感受時代發展變化。
8月15日至16日,在十二師關工委舉辦的“賡續紅色血脈,開啟精彩人生”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中,50余名青少年參觀了天潤絲路云端牧場、烽火臺遺址等教育基地,在講解員的講解下,感受老一輩軍墾人艱苦創業的不易和兵團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
“通過實地參觀學習,看到了兵團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果,今后我會好好學習,長大后為兵團發展貢獻力量。”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高馨怡說。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