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由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中國科學院大學關工委主辦,懷柔區教育關工委協辦的“守正大講堂——科普進校園”活動在懷柔二中、三中、五中、首師大附屬紅螺寺中學4所學校同步舉辦。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副主任盧思鋒、線長久、韓景陽、劉超美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呂曉澎分別在4個分會場參加報告會。
活動旨在為青少年普及現代科學前沿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使廣大青少年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活動特邀中國科學院大學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原主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85歲的老教授趙戰生,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原常務副所長、博導、76歲的老專家李承森,中國科學院智庫高級專家、全國科技進步工作先進個人、博導張占軍,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原主任、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方曉陽等4位老教授、老專家作科普報告。
“當年,我們成立了國家信息保護團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沒有紙張就撿印刷廠的紙邊,沒有駐地便改造板房,行李放進實驗室……”趙戰生老教授為懷柔二中的學生們動情地講述了他的科研經歷,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信仰和初心的堅守,展現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幾十年如一日對國家信息安全的責任與擔當。
李承森老教授在懷柔三中講述了生活在南北極的動植物與惡劣環境相適應、求得生存與發展的現象,以此教育青少年走進大自然、接觸大自然,提升科學素養與動腦動手的能力。
張占軍老教授結合科學史小故事和日常生活體驗,讓青少年了解電化學,感受電化學對人類現代生活的重要支撐作用,激發青少年對新能源、綠色能源等前沿科技的興趣。
方曉陽老教授從歷史、技藝、創新、審美等角度展示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創造與文化內涵,引導青少年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4場大講堂和報告會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懷柔二中初一(5)班學生樊智博表示,通過講座掌握了“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等概念,也打算閱讀教授推薦的《第三次浪潮》《數字化生存》兩本書籍。談到令他最深刻的感觸,他激動地說:“我深深感受到,中國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是科學家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現在科學之火傳承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要讓科學的火種燃燒在每個人的心中!”
報告會前,圍繞進一步加強科普教育,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中國科學院大學關工委、懷柔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懷柔區關工委和部分學校關工委負責人,以及國科大老教授、4所中學領導在懷柔二中召開了座談會。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向4所學校贈送了《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書。
座談會上,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副主任盧思鋒介紹了守正大講堂、科普進校園、關工委高校科普基地建設和“雙百”活動的背景和推進情況。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副主任線長久就進一步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大學豐富的專家資源優勢,加強懷柔中小學科普教育,助力懷柔科學城建設提出了希望。中國科學院大學關工委副主任呂曉澎表示,學校關工委遵循科教融合的辦學方針,充分發揮老科學家的專業優勢,致力于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延伸到中小學,在青少年群體中弘揚科學家精神,培養科學思維。懷柔區關工委主任王玉山就進一步加強科技教育、科普教育合作提出了工作希望。懷柔區委教育工委書記、關工委主任呂曉國介紹了充分用好國科大的科教資源,懷柔區中小學生受益良多的探索和實踐。國科大的老教授、老專家們與參會的學校代表就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普教育充分交流了經驗和意見。
下一步,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將持續推進“百所學校中小學生走進高校——科普高校行”活動,組織專家學者走進各區中小學,開展“百場科普講座——科普進校園”活動,主動協同創新,助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為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作出關工委的新貢獻。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